幼儿园要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,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,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,目的在于幼儿园教育的“去小学化”和“去科学化”。
幼儿园要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,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,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,目的在于幼儿园教育的“去小学化”和“去科学化”。把幼儿自主的“学”作为出发点,会从《幼儿发展指南》中的目标、年龄典型表现、教育建议的整体把握中,找到生活、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依据。
对幼儿来说,游戏的重要性在于他们的年龄特点,其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。对教师来说,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专业性区别在于游戏,而不是上课,游戏最能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。
活动区活动是实施《幼儿发展指南》的重要形式,在活动区中,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,教师通过对活动去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,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、分析和指导能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。以教师为主导的“教”作为出发点,则会孤立地在《幼儿发展指南》所列目标下面的各年龄典型表现中,寻找“上课”的依据,试图通过直接训练来达成目标;而把幼儿自主的“学”作为出发点,则会从《幼儿发展指南》中的目标、年龄典型表现、教育建议的整体把握中,找到生活、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密切联系的依据。
维果斯基曾说过:“没有教育的作用,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不会停滞不前。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式,成年人的干预是不必要的,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儿童学习怎样做游戏。”幼儿游戏的实践表明,教师介入指导游戏可以提升游戏质量和游戏水平,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,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