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强,也正是在这种激烈的对抗比赛中才能表现出更高的技术和战术,对抗与竞争给篮球运动带来旺盛的生命力,从而赢得了更多球迷的喜欢、关注。但是,身体的对抗自然少不了意外伤害,在打篮球的时候,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是篮球运动员最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在篮球运动中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受伤情况:手指挫伤、膝关节慢性损伤、踝关节急性扭伤、大腿肌肉顶伤。
一、手指挫伤:
不管是经验丰富的篮球运动员还是初学者,都会遇到手指受伤的情况,这种受伤的情况也是较为常见的。尤其是篮球初学者,手指被挫伤的概率较大,手指不是关节变形就是弯曲,这种损伤与传球、接球技术动作不当有很大的关系。
预防措施:
1、 接球时的技术动作是掌心对球,手指向上,而不是我们通常所做的“掌心相对”。如果用掌心相对的姿势去接球,手指刚好指向飞来的篮球,两掌之间的距离掌握不好,篮球就会挫伤手指。
2、 传球的力量太大,像扔硬物一样,僵硬而不柔和,接球的人也容易挫伤手指。所以,学习好篮球传接球的基本技术是非常重要的。
3、 做好准备活动,十指张开用点力合十,注意大拇指的活动。打球时不要总想着断球,遇到绝佳机会再出手断球,否则盲目的冲前断球,不但容易被过,还容易戳伤手指。
二、膝关节慢性损伤
篮球运动有一个特点——防守滑步。滑步的时候处于半蹲位,膝关节弯曲,长期这样的左右滑步动作,易使关节面磨损,侧副韧带松弛;另外,打篮球过程中,反复的起跳、落地对膝关节也有很大的冲击,尤其是起跳瞬间,膝关节要承受2-3倍的体重的重力。经常打篮球的人,到了30-35岁的时候,在爬楼梯或者下蹲时膝关节会出现疼痛。
预防措施:
准备活动要充分,打篮球前应该在场地慢跑2-3分钟,让体温升高,此时关节腔内的润滑液分泌逐渐增多,否则润滑液少关节就易受损。其次,可做些拉伸肌肉运动,比如扩胸、体侧、压腿等动作,让肌肉、韧带充分活动开。
三、踝关节急性扭伤
投篮起跳时,所有队员的目光都往上看,等到落地时很容易踩在别人的脚上,其结果是一方的脚趾被踩,另一方可能就是踝关节的损伤。轻者小肌肉的损伤,重者关节韧带撕裂,出现红肿、疼痛。
预防措施:
1、 踝关节扭伤恢复的时间需要2-3个星期,严重的甚至需要1个月时间,因此保护措施一定要做足。首先是要选择专业的篮球鞋。这种鞋子的前掌外侧加宽,增加了脚底面积,可以防止踝关节外翻。
2、 在脚踝关节戴上弹性绷带或护踝,尤其是踝关节经常受伤的人更要注意。练习前以胶布(绊创膏、绷带)缠绕脚踝,即可稍起预防扭伤之效。
3、 加强踝关节的肌肉、韧带力量,可以做站立时踮脚或者直膝跳跃的练习。做脚踝的准备操——脚侧踢球运动,同时亦能强化该部位肌肉。
四、大腿肌肉顶伤
当一方带球突破,另一方半蹲防守时,两人身体密切接触,而有时防守方来不及撤脚,其弯曲的膝盖会直接顶住对方的大腿肌肉。由于大腿肌肉厚实,当时可能没什么反应,几个小时之后,大腿肌肉可能会变硬、淤血、疼痛,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。
预防措施:
1、 篮球运动是允许身体碰撞的,但撞也有技巧,有时两个人碰在一起,同时弹开,有时是一个人被弹开,一般来讲,身材高大的人多占优势,因此,与自己体格相差太大的人不要与之主动发生身体的碰撞,而要学会自我保护。
2、 篮球场地不宜过硬,起跳落地没有一点缓冲,对关节不利,摔倒也极易擦伤。
另外,在篮球比赛中,出现意外受伤情况是不可预料的,只有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伤害。上场前先做好预热活动,拉拉韧带,防止拉伤,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。对容易受伤的部位充分保护,比如说脚踝的保护,如果有旧伤,就一定要戴护踝或者穿高帮的球鞋,避免伤势加重。看见场上如果有球风比较猛的对手或者动作很大的对手,要多加留神,不然他们很有可能无心中会伤害到你;加强球感的练习,平时多运球、增加球感。
版权所有:广东占大文化有限公司